我以为我只是苏家被退婚的嫡女,被迫嫁给四皇子的棋子。
可他书房里藏着一整柜关于我的旧物,从七岁起就偷偷收集。
他在梅花宴上画下我练剑的模样,题字“她终于来了”。
我试探、装病、质疑他的真心,他却始终笑着等我回头。
直到朝堂风波掀起,我才惊觉——
他不是捡了我,而是早就在命运的路上设好了陷阱,只为让我走进他的世界。
第1章:大婚当日,他在洞房时说了一句奇怪的话
红烛高照,锣鼓喧天。
苏婉清坐在床沿,一动不动。盖头遮住了她的脸,却遮不住她紧攥嫁衣的手指。
“娘娘,时辰到了。”小满低声提醒。
门外传来脚步声,沉稳、缓慢。
“可以进来吗?”萧景澜的声音从门外传来。
没人应门。
他推门而入,目光落在她身上,顿了顿。
没有急着掀盖头,也没有像其他新郎那样急切。他只是站着,像是在等她自己愿意看他一眼。
良久,他伸手,替她摘下盖头。
她抬头望向他,第一次看清这个将成为她夫君的男人。
眉眼清俊,神情淡然,眼神却没有审视,也没有怜悯。
他看着她,像是松了一口气。
“婉清。”他轻声道,“谢谢你终于来了。”
她猛然一怔。
这句话说得太过自然,仿佛他们不是初次成亲的夫妻,而是久别重逢的旧识。
“你说什么?”她冷声问。
他似乎察觉到自己的失言,微微一顿,随即笑了笑:“没什么,只是觉得今日,你终于到了我身边。”
屋内安静得只剩下彼此的呼吸。
他牵起她的手:“该喝合卺酒了。”
那一夜,花好月圆,灯火通明。
他在最亲密的一刻低声说:“婉清,谢谢你终于来了。”
她闭上眼,没让他看见眼角泛起的泪光。
第二章:他对我的温柔,像是演练过千百次
清晨。
苏婉清坐在桌前,盯着面前那碗热腾腾的汤药。
“四殿下特意交代,说您体寒,让您每日晨起喝一碗温补的药。”小满轻声说。
她没说话,只是将手覆在瓷碗上,感受着温度。
门帘一掀,萧景澜走了进来。
一身深蓝锦袍,神情淡然。他走到她身边,替她拢了拢披风:
“今日天气凉,别受寒。”
她下意识后退半步,却被他稳稳扶住手腕。
“你到底想做什么?”她冷冷问。
他顿了一下,目光柔和却不退让:“我只是……想对你好。”
她心头一震。
他不该这么温柔的。
一个男人,若只是权衡利弊娶了她,就该像其他皇子一样,高高在上、冷眼旁观。可他不是。他记得她喜欢喝什么茶、吃不吃辣、甚至连她睡觉习惯偏向哪一边都知道。
“你是不是早就认识我?”她试探性地问。
他沉默了几秒,然后笑了:
“婉清,你还记得小时候宫里的梅花宴吗?”
他语气平静,仿佛不是在回答问题,而是在回忆一件旧事。
“那年你七岁,抱着一只受伤的小猫跑去找淑妃娘娘,结果摔了一跤,膝盖破了皮。我在旁边看着你哭,心想——这个女孩怎么这么傻,明明自己都疼得不行,还想着那只猫。”
她瞪大眼睛:“你怎么会知道这些?”
他没有回答,只是轻轻地说了一句:
“有些事,不必急着知道。”
屋内陷入沉默。
她望着他,第一次意识到——
这个人,不是随便选了她。
他是早就在等她了。
第三章;旧人重逢,我心烦意乱
御花园中,春宴正盛。
苏婉清站在亭中,手中握着一杯清茶,目光却落在远处那道熟悉的身影上。
萧景明。
他穿着一身玄色锦袍,袖口绣金龙纹,一如当年那个许诺要娶她的少年。只是如今,他身旁多了一位女子——丞相之女林婉儿,正巧笑倩兮地挽着他臂弯。
“娘娘,四殿下来了。”小满低声提醒。
她回过神来,果然看见萧景澜朝这边走来。他今日穿的是深蓝长袍,神色如常,却在走近时轻声道:
“你脸色不太好,是不是昨夜没睡好?”
她没回答,只淡淡地说:“我没事。”
他顿了顿,低声道:“若不想见他,我带你去别处。”
她猛地抬头看他:“你知道他在?”
他点头:“我知道的事……比你想的还多。”
就在这时,一道熟悉的声音从身后响起:
“婉清。”
她僵住脚步。
萧景明站在不远处,目光落在我身上,眼神复杂。
“许久不见。”他语气温和,仿佛我们之间从未有过撕裂与背叛。
我冷笑一声:“是啊,许久不见,二皇子殿下。”
他似乎被我这句疏离的称呼刺痛了一下,但还是说道:“你还好吗?”
“我很好。”我直视他的眼睛,“比你想象得还要好。”
他张了张嘴,似有千言万语,却终究没有说出口。
我转身欲走,却被一只手轻轻拉住。
是萧景澜。
他没有看我,也没有说话,只是将我护在身后,对萧景明淡淡开口:
“过去的事,不必再提。”
萧景明显然没想到他会这么说,沉默片刻后,低声道:
“你说得对。”
他转身离开,背影孤寂。
我望着他离去的方向,心头一片混乱。
“你还在想他?”萧景澜的声音在耳边响起,依旧温和,却多了几分克制。
我没有否认。
他轻叹一声,松开我的手,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拒绝的坚定:
“如果你还想不明白……那就慢慢想吧。但我不会一直等。”
他转身离开,背影挺拔而孤独。
我怔在原地,第一次,我竟有些害怕——
如果有一天,我也失去了他呢?
第4章:深夜遇刺,他为我挡下一刀
夜风微凉,月色如水。
苏婉清独自走在小巷中,脚步轻缓,心事重重。
“娘娘,别走太远。”小满在后面轻声提醒。
她没有应声,只是摆了摆手:“我练过武,不会有事。”
忽然——
寒光一闪!
一支冷箭擦着她的肩头飞过,钉入墙中,发出“砰”的一声闷响。
“什么人!”她迅速拔出短剑,警惕地环顾四周。
黑暗中缓缓走出几道身影,皆是黑衣蒙面,手中利刃在月光下泛着冷光。
他们没有说话,直接扑了过来。
她边打边退,心中一凛——这不是普通的刺客。
就在这时,一道熟悉的身影从天而降。
萧景澜!
他一袭深蓝长袍,在夜色中如同鬼魅般掠入战局,手中长剑出鞘,剑光如电,瞬间击倒两人。
“你没事吧?”他低声问,语气冷静,却藏着一丝紧绷。
她点头,还未开口,一名刺客突然从背后偷袭而来。
萧景澜几乎是本能地将她往身后一拉,自己却来不及完全避开——
那把刀,狠狠地划过他的手臂。
鲜血溅出。
“萧景澜!”她惊呼。
他皱眉咬牙,却依旧站稳身形,反手一剑将刺客逼退,冷冷扫视剩下的几人。
“滚。”他只说了一个字,声音低沉而危险。
刺客们对视一眼,似乎认出了他是谁,不敢再恋战,迅速撤退。
她立刻冲上前扶住他,看着他手臂上的伤口,心跳急促:
“你疯了吗?为什么要替我挡那一刀?”
他低头看她,眼中带着几分疼惜,也有一丝不容反驳的坚定:
“婉清,我不可能让你受伤。”
她怔住了。
那一刻,她不是将军的女儿,不是皇亲国戚,也不是任何人的棋子。
她是他的女人。
她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——
他对她的感情,是真的。
第5章:他说:“我不是为了报复才娶你。”
夜深人静,烛火摇曳。
苏婉清坐在萧景澜的房中,看着他躺在床上,手臂上缠着厚厚的纱布,脸色有些苍白。
“你到底为什么要替我挡那一刀?”她低声问,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。
他缓缓睁开眼,目光落在我脸上,轻轻一笑:“因为你是我的妻子。”
“可你明明可以躲开。”她说,“你练过武,身手很好,那一刀,本该擦着你肩膀过去的。”
他沉默了几秒,终于轻声说:
“是我想替你挡的。”
她一愣。
“婉清。”他坐起身,靠在床头,声音低而缓,“我知道你一直怀疑我。你觉得我是为了权谋才娶你,是为了利用你,甚至……是为了报复二哥。”
她没有否认。
他继续道:“但我想告诉你一件事——我不是为了报复谁才娶你。我是真心想让你成为我的妻。”
她猛地抬头看他,眼中满是震惊。
“你知道吗?”他苦笑了一下,“我第一次见你的时候,你才六岁,在淑妃娘娘宫里玩梅花。我当时躲在屏风后面偷看,觉得你像一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猫,胆子大得要命,连皇上都敢顶嘴。”
她怔住,没想到他会提起那么久远的事。
“后来你入宫伴读三公主,我每次路过御花园,都会特意绕过去看你练剑。”他的眼神渐渐认真起来,“我知道你喜欢喝什么茶、吃不吃辣、甚至连你睡觉喜欢偏向哪一边都知道。”
她呼吸一滞。
“我不是演戏,也不是装温柔。”他望着她,声音坚定如初,“我是真的喜欢你,从很久以前就开始喜欢了。”
她看着他,心中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一点点崩塌,又一点点重建。
不是因为同情,而是因为他让她相信——
他是真的爱她。
第6章:母亲来信劝我放下过去
清晨,天还未亮透。
苏婉清坐在窗前,手中握着一封刚刚拆开的信。
“婉清吾儿:
为娘听闻你近日心绪不宁,特来一信,望你能静下心来,好好思量。
婚姻非儿戏,既已嫁入四皇子府,便当以夫家为重。你与二皇子的情分早已成过往,莫要再执迷不悟。
萧景澜是个好孩子,对你亦有情有义,若他真心待你,你便该珍惜。”
—— 母亲 字
她望着窗外飘落的梅花,沉默良久。
“娘娘,四殿下派人送来了早膳。”小满轻声提醒。
她回头,看见桌上摆着一碗红枣粥、几样清淡小菜,还有一碟她最爱吃的梅子糕。
是他特意吩咐做的。
她低头看着那碗热气腾腾的粥,心中忽然有些不是滋味。
“我在想,”她缓缓开口,语气有些恍惚,“如果我不是苏家嫡女,只是一个普通女子,他还会娶我吗?”
小满愣了一下,轻声道:“娘娘,您真的还在问这个问题吗?”
她没有回答。
她知道答案了。
只是还不敢承认。
夜深,她独自一人走到庭院中,抬头望月。
身后传来脚步声。
“这么晚了,怎么还不睡?”萧景澜的声音在身后响起。
她没有回头,只是低声问:“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?”
他走近几步,在她身旁站定,语气平静:“因为我喜欢你。”
“可我不确定我是不是也喜欢你。”她终于说出了那句藏在心底很久的话。
他沉默片刻,然后轻轻一笑:“没关系,你可以慢慢确定。”
她转头看他,目光复杂。
“你不生气?”她问。
“我为什么要生气?”他看着她,眼神温柔,“你愿意问我这个问题,说明你已经开始在意我了,不是吗?”
她心头一震。
他说得对。
她已经在一点点靠近他了。
从他替她挡剑那一刻起,从他告诉她他多年倾慕她那一刻起,她就在一点点改变。
只是她自己,还没有准备好完全接受这一切。
“我想……去查一查你的过去。”她终于说出口。
他微微一怔,随即点头:“好,你想知道什么,我都告诉你。”
她看着他,忽然觉得心里很乱,却又很踏实。
也许,她真的该放下过去了。
也许,这一次,她该为自己活一次
第7章:兄长告诉我一个秘密:他曾三次求娶我
清晨的风穿过庭院,带着些许凉意。
苏婉清坐在书房中,手中握着一封信——是她写给兄长苏承泽的。昨夜她思来想去,还是决定亲自去问问他——关于萧景澜的事。
不多时,门外传来熟悉的脚步声。
“婉清。”一身铠甲的苏承泽走进来,眉宇间带着几分担忧,“你找我?”
她点头,请他坐下:“哥,我想知道一些关于四皇子的事。”
他沉默了一下,似乎已经猜到了她会问什么。
“你想知道哪一部分?”他语气平静,却透着一丝谨慎。
“他说……他曾向皇上求过赐婚。”她看着他的眼睛,“是真的吗?”
苏承泽没有立刻回答,而是缓缓地叹了口气。
“是真的。”他低声说,“三年前,他就曾向皇帝请旨,希望迎娶你为妃。可当时皇上没有答应,只说了一句:‘你无功无德,配不上苏家嫡女’。”
她心头一震。
“后来呢?”
“后来他没有放弃。”苏承泽看着她,目光认真,“他在暗中做了很多事,包括协助边关战事、整顿京畿治安,甚至替你挡下了几次朝堂上的非议。他知道你在宫中伴读三公主,也清楚你身边那些嫉妒你的人会做什么。”
她怔住了。
“我一直以为他是因缘巧合才娶了我。”她喃喃道,“原来……他早就等在那条路上,等着我走过去。”
“是啊。”苏承泽轻声道,“他不是捡了你这个弃子,而是早在你还没被丢下的时候,就已经把你护在怀里了。”
她眼眶微微发热。
一直以来,她以为自己只是个失败者,是别人不要的替代品。可现在她才明白,有人一直在等她,在准备,在努力,只为有一天能光明正大地站到她面前,说一句:
“我愿意娶你。”
“谢谢你告诉我这些。”她轻声说。
苏承泽笑了笑:“你是我妹妹。我不希望你错过值得的人,也不希望你再活在过去里。”
她点点头,站起身,望向窗外初升的朝阳。
阳光洒在她脸上,温暖而明亮。
她知道,从今天起,她要做出改变了。
这一次,她要真正看清他,也要真正接受他。
第8章:我假装生病,试探他的反应
“娘娘,您真的要这么做?””小满小心翼翼地问,一边帮我往脸上扑了些粉,让脸色看起来更苍白些。
苏婉清躺在床上,盖着厚厚的被子,轻声道:“我想看看,他到底有多在乎我。”
说这话时,她自己都有些心虚。
曾经的她,从不屑于用病弱去试探谁的心。可如今,她竟也想确认——
如果她“病了”,他会怎样?
夜色渐深,屋内点着几盏昏黄的灯。
她闭着眼睛,听见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。
“她怎么样了?”是萧景澜的声音,低沉而焦急。
“回殿下,娘娘今日一直喊头晕,吃了药也没见好。”小满低声答道。
“你胡说什么!”他语气一冷,“她早上还好好的,怎么突然就病了?”
她心头微微一颤。
他连她早上喝了几口粥都记得清清楚楚。
门帘被掀开,他大步走进来,一眼就看向她。
“婉清。”他坐在床边,伸手探了探她的额头,眉头皱得更深,“不烫,也不是发烧。”
她闭着眼没说话。
他沉默了一会儿,忽然俯身凑近,在她耳边低声说:
“你在装病,对不对?”
她猛地睁开眼,对上他那双似笑非笑的眼睛。
他竟然看出来了?
“你……你怎么知道?”她有些慌乱。
他轻轻一笑,眼中却带着一丝宠溺:“你睡觉的时候喜欢偏向左边,但刚才躺下时却故意偏向右边;你不喜欢吃苦的东西,可刚才我进来前你说刚喝了药;最重要的是——”他顿了顿,声音温柔又笃定,“你从来不会无缘无故示弱,除非是在试探谁。”
她一时语塞,不知该如何回应。
他没有生气,也没有揭穿她太久,只是叹了口气,握住她的手:
“你想知道什么?我都可以告诉你。”
她看着他,心中第一次涌起一种复杂的情绪。
原来她以为在试探他,其实他早就看透了她的不安与犹豫。
“我只是……想确认你是不是真的在意我。”她低声说。
他轻轻捏了捏她的手,目光坚定如初:
“婉清,我不是演戏给你看。我不是为了权谋娶你,不是为了报复谁才对你好。我是真的……舍不得你受一点点委屈。”
她望着他,眼眶有些发热。
这一次,她真的相信了。
第9章:我主动靠近,他却退缩了
清晨的阳光透过窗纸洒进屋内,苏婉清睁开眼,发现身边空无一人。
萧景澜不在。
这并不奇怪。他一向早起处理政务,只是今天……连个招呼都没打。
她坐起身,正要下床,忽然听见门外传来一阵低语声。
“殿下,此事不宜再拖。”是他的贴身幕僚,在卧房外低声劝说。
“我知道。”萧景澜的声音沉稳如常,“但我不想让她卷进来。”
她站在门后,久久没有动弹。
原来,他已经察觉到朝堂上的风波,却没有告诉她。
不是因为他不在乎她,而是……他想保护她。
午后,她在庭院里等他回来。
阳光暖暖地洒在石板路上,她抱着手臂,看着远处那道熟悉的身影缓缓走近。
“你回来了。”她轻声说。
他点头,走近她身边:“怎么站在外面?风有些凉。”
“我听说了。”她直视他的眼睛,“关于朝堂的事。”
他微微一怔。
“有人拿我做文章,指责你结党营私,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?”她语气坚定,“为什么不告诉我?”
他沉默了几秒,终于轻轻叹了口气:“是。”
“那你为什么不告诉我?”她的声音有些颤抖,“我不是小孩子了,我不想被你护在身后,什么都不让我知道。”
他看着她,眼中闪过一丝挣扎,最终低声说:
“我只是不想你受伤。”
她望着他,心中一片柔软。
可她也知道,她不能一直做个被动接受保护的人。
“我可以受伤。”她轻声道,“但我更怕……你把我当成局外人。”
他看着她,良久,终于点了点头。
“好。”他说,“以后不会了。”
她笑了。
这一次,是她主动握住他的手。
“我们一起走,好不好?”
他反手将她的手紧紧包住,眼神坚定:
“好。”
第10章:我练剑救下他的一名谋士
风起云涌,朝堂暗流汹涌。
这些日子以来,萧景澜明显变得更加沉默。苏婉清知道,他正面临一场风暴——有人借着她的身份做文章,试图将他拉入权谋的泥潭。
而她,不想再只是旁观者。
这日午后,她正在练剑,忽然听见府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呼救声。
“娘娘!有刺客!”小满惊慌地冲进来。
她立刻收剑,飞身跃上屋顶,远远望去,果然看见一名男子正被几名黑衣人围攻。
那人她认识——是萧景澜身边最信任的谋士之一,姓林,平日低调谨慎,极少露面。
她心中一紧,毫不犹豫地翻墙而出,手持长剑直奔战场。
“住手!”她一声厉喝,身形如燕般落下,挡在林谋士面前。
刺客们显然没料到会有人突然出现,愣了一下。
但很快,他们便挥刀扑来。
她迎刃而上,剑光如电,动作凌厉而不失章法。对方虽是训练有素的杀手,却也未曾料到她会如此难缠。
几个回合下来,已有两人倒地不起。
剩下的见势不妙,不敢恋战,迅速撤退。
她收剑回身,扶住已经受伤的林谋士:“你没事吧?”
他脸色苍白,却仍强撑着对她行了一礼:“多谢娘娘相救。”
她摇头:“不必谢我,我只是……不能让你出事。”
他知道得太多,若他死了,对萧景澜将是沉重打击。
傍晚,她回到府中时,萧景澜正站在庭院中等她。
他看着她满身尘土、手中还握着剑的模样,眼神复杂。
“你受伤了吗?”他走近几步,语气里藏着担忧。
她摇头:“我没事儿。”
他沉默了一会儿,终于开口:“婉清,我不是不让你参与,而是……我不想你卷入这些危险。”
“可我已经卷进来了。”她直视他的眼睛,“而且,我不想只靠你保护活着。我想成为能保护你的人。”
他怔住了。
她上前一步,轻轻握住他的手:
“我不是那个只会躲在你身后的小女孩了。如果你不让我一起走,那这条路,我也不会陪你走下去。”
他看着她,眼中闪过震惊、动容、还有深深的疼惜。
最终,他轻轻叹了口气,将她拥入怀中:
“婉清,你真的长大了。”
她没有说话,只是靠在他怀里,感受着他有力的心跳。
这一刻,她知道,他们之间的关系,已经不再是“守护”与“被守护”。
而是彼此并肩,生死与共。
第11章:我对他说:“我想和你一起走下去。”
夜深人静,烛火微光。
苏婉清坐在萧景澜的书房中,看着他伏案批阅奏折的背影。他的肩膀宽厚而沉稳,却也透着一丝疲惫。
“婉清。”他忽然开口,语气低缓,“你有没有想过,若这一切持续下去,你会面临什么?”
她一怔,随即轻声问:“你在担心我?”
他没有回头,只是轻轻放下手中的笔,声音带着一丝压抑的情绪:
“我不想让你卷入这些是非。你本可以活得轻松些。”
她站起身,走到他身后,轻轻将手搭在他的肩上:
“可我不想活得轻松,我只想活得有意义。而对我来说,最有意义的事,就是站在你身边。”
他终于转过头来看她,眼中闪过一丝震惊与动容。
她缓缓蹲下身,与他平视,目光坚定:
“萧景澜,我不是那个只会等你保护的女孩了。我不再是苏家那个被二皇子抛弃的大小姐,也不再是别人眼中的替代品。现在的我,是一个愿意为你出剑、为你挡刀、陪你面对一切的人。”
她顿了顿,声音轻柔却无比清晰:
“所以,我想和你一起走下去。”
他沉默了很久,久到她以为他不会回应。
但下一秒,他忽然伸手将她紧紧抱住,力道大得几乎让她喘不过气。
“婉清……”他低声唤她的名字,像是怕她会消失一般,“谢谢你。”
她没有说话,只是靠在他怀里,听着他有力的心跳。
这一刻,她知道——
他们的感情,已经不再是单方面的守护,而是双向奔
第12章:风雪夜归人,灯火映佳人
大雪纷飞,宫灯如星。
年终宫宴设在御花园,红梅点雪,灯火通明。今日不只是庆贺新岁,更是皇帝为诸皇子赐封的正日子。
萧景澜,即将迎来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步。
而她,将站在他身边,与他一起面对这一切。
“娘娘,四殿下请您过去。”小满轻声提醒。
她点头,披上狐裘,缓步走出府门。
远远地,她就看见他在人群中等她。一身深蓝锦袍,袖口绣金纹,神情沉稳,目光却在她走近时柔和了几分。
“你来了。”他伸出手,掌心朝上。
她轻轻将自己的手放入他掌中,任由他牵着她穿过人群。
“今天之后,你会更忙了。”她低声说,“不会再像从前那样,有时间陪我练剑、陪我赏花。”
他笑了笑,眼神温柔:“我会找时间。”
她望着他,忽然有些不舍。
这些日子以来,他们一起经历了太多——从最初的误会、试探,到后来的信任、并肩,再到如今的坚定同行。
“你知道吗?”她轻声道,“我曾经以为,我这辈子只能活在过去的影子里。”
他看着她,眼神认真。
“可现在……”她笑了,眼中带着光,“我现在只想活在你身边。”
他顿了一下,随即嘴角扬起一抹极浅的笑,声音低沉而温柔:
“婉清,谢谢你愿意回头看我一眼。”
她轻轻靠在他肩上,听着他有力的心跳,心中无比踏实。
“这一次,是我选你。”
就在这时,一道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。
“婉清。”
她回头。
萧景明站在那里,一身玄色锦袍依旧贵气逼人,只是眼神里多了几分疲惫与悔意。
“我知道我不配再说什么……但我想告诉你,我错了。”
她没有说话,只是静静地看着他。
“我不该听从父皇安排娶丞相之女,不该让你一个人承受那些非议。”他的语气低哑,“我以为我可以权衡一切,结果……我失去了你,也失去了方向。”
她望着他,第一次,心里没有任何遗憾。
“你早该明白一件事。”她缓缓开口,语气平静却坚定,“我不是你人生的备选。”
“现在,我找到了愿意陪我走完一生的人。”
“而你,来得太晚了。”
萧景明怔住,眼中闪过痛楚。
他想说什么,最终却只是深深看了她一眼,转身离开。
她不会回头的,她已经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了。
风雪夜归人,灯火映佳人。
他们站在一起,看尽人间繁华,也共赴风雨未来。
第13章:番外篇:洞房夜的秘密
新婚之夜,烛火摇曳。
苏婉清靠在床头,侧脸映着微光。她以为身旁的男人已经睡着,便悄悄转过头,看了他一眼。
萧景澜闭着眼,神情平静,呼吸均匀。
她轻轻挪动了一下,想离他远一点。
谁知,刚一动,就被一只手臂圈住腰身,拉回怀里。
“你想去哪?”他声音低哑,带着一丝笑意。
她一怔:“你没睡?”
“从你翻身开始就没睡。”他睁开眼,目光幽深,“在想什么?”
她犹豫了一下,低声问:“你说那句话……是认真的吗?”
他挑眉:“哪一句?”
“就是——”她顿了顿,“‘谢谢你终于来了’。”
他看着她,忽然笑了。
“我说过,有些事不必急着知道。”
她皱眉:“你现在可以说了。”
他轻叹一声,低头吻了吻她的额头:
“因为我等这一天,等了很久。”
“十年前,我第一次见你是在淑妃娘娘的寿宴上。你才七岁,抱着一只受伤的小猫跑去找她,结果摔了一跤,膝盖破了皮。我当时就在屏风后面,看着你哭得那么大声,心想——这个女孩怎么这么傻,自己都疼得不行,还管那只猫。”
他顿了顿,语气认真起来:
“可我就是从那天起,记住了你。”
她怔住。
“后来你入宫伴读三公主,我每次路过御花园都会绕过去看你练剑。”他望着她,眼中带着温柔,“我知道你喜欢喝什么茶、吃不吃辣、甚至连你睡觉习惯偏向哪一边都知道。”
她心头一震。
“那你为什么不早说?”她忍不住问。
“因为我不够好。”他声音低沉,“我不是太子,没有权势,也没有足够的底气站在你面前说‘我要娶你’。直到父皇准备赐婚那天,我才觉得——终于轮到我了。”
她看着他,眼神慢慢软了下来。
“所以你是真的……不是捡我这个弃子?”
他轻笑了一声,将她搂紧了些:
“婉清,我不是捡你。我是等你。”
她靠在他怀里,听着他有力的心跳,嘴角不自觉地扬起。
原来,不是只有她在怀疑这段婚姻。
他也曾在夜里反复思量——
她会不会只是把我当成退而求其次的选择?如今,他们都找到了答案。
第14章番外篇:婚后日常篇
“娘娘,殿下让您先回房休息。”小满轻声提醒,“他说他处理完政务就来。”
苏婉清站在书房门口,脚步一顿。
她本想等他一会儿,推开门时却被屋内的景象定在原地。
烛火摇曳,书案上堆着几份奏折,墨香未散。
但真正让她怔住的,是墙边那扇半掩的柜门。
她缓步走过去,轻轻拉开——
里面整整齐齐地码放着一堆旧物。
一件绣着梅花的小披风,是她七岁时在宫中穿过的。
一本泛黄的诗集,扉页写着“赠婉清”,落款赫然是萧景澜的字迹。
一只破旧的布猫,正是当年她在淑妃宫中抱着的那只。
还有……一幅画。
画上的女子身着素裙,立于梅树下,眉眼如画,神情恬静。右下角写着一行小字:
““她终于来了。””
她的心猛地一颤。
原来……
他不是突然喜欢她的。
他是从很久以前,就开始收集她的痕迹。
她没有说话,只是翻看着那些东西,指尖微微发抖。
“你在看什么?”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。
她转头,看见萧景澜站在门口,神色平静,却藏不住眼底的一丝紧张。
她举起那幅画:“你什么时候画的?”
他顿了一下,走进来,语气坦然:“第一次见你练剑那天。”
她又拿起那件披风:“你为什么留着这些?”
“因为我不想忘了你。”他看着她,目光认真,“即使那时候你还不认识我。”
她心头一震。
“你不是捡了我。”她低声说,“你是早就准备好要娶我的人。”
他点头:“我一直都在准备。”
她沉默片刻,忽然笑了:“那你现在准备好了吗?”
他走近几步,将她拥入怀中:
“比那时候更准备好了。”
她靠在他怀里,听着他有力的心跳,嘴角忍不住扬起。
原来,有些爱,早在她知道之前,就已经悄然发生。
第15章:番外朝堂篇 · 夺嫡记
“殿下,。”幕僚低声禀报,“二皇子声势日盛。”
萧景澜坐在书房中,手中执子未落,眼神却沉静如水。
“我知道了。”他淡淡应了一声,继续落子。
棋盘上黑白交错,局势未明。
他不急。
他知道,真正的棋局才刚刚开始。
半年后,边关战事吃紧。
皇帝召集诸皇子议事。
“此战需派兵支援,但军粮不足,若贸然出征,恐有败绩。”三皇子率先发言。
“臣弟以为,应先修整,等来年再战。”五皇子附和。
轮到萧景澜时,他起身,声音平稳却不容忽视:
“陛下,臣愿亲自前往边关,督战调度,确保万无一失。”
满殿哗然。
皇帝抬眼看他:“你?”
“是。”他拱手,“臣虽非长子,亦非太子,但愿为国分忧。”
皇帝沉默良久,终点头:“准。”
那一夜,他回府便命人彻查前线布防图,连审七名将领,连夜拟定作战计划。
苏婉清站在门外,看着他在灯下伏案的身影,轻声道:
“你是故意的。”
他抬头看她:“什么?”
“你说你愿意去边关,不是为了立功,是为了——”她顿了顿,“为了让所有人都看到,你比他们更敢担责任。”
他笑了笑:“婉清果然懂我。”
归来那日,捷报传入京城。
“四皇子率军击退敌军,斩敌首三千,收复失地。”
皇帝龙颜大悦,赐宴庆功。
席间,百官纷纷称颂,唯有一人面色阴沉——二皇子萧景明。
他看向对面神色淡然的萧景澜,终于意识到一件事:
那个一直低调的弟弟,已经悄然崛起。
宴会后,他在宫道上拦住萧景澜。
“你到底想要什么?”他问。
萧景澜没有停下脚步,只留下一句话:
“我想娶的人,被你辜负了。我想走的路,也该由我来选。”
数月后,朝中风向骤变。
二皇子因结党营私遭弹劾,丞相一脉动摇。
皇帝召见诸皇子,问储君人选。
萧景澜率先开口,“父皇,儿臣无意争储,只求辅佐兄长,共治江山。”
群臣哗然。
可谁也没想到,皇帝却缓缓开口:
“朕信不过那些急于上位的人。朕要的是能忍、能谋、能守的人。”
他看向萧景澜,目光深沉:
“你退得越早,朕越放心让你坐上去。”
那一刻,所有人明白了一件事:
他不是不想当太子。
他是等得最久、看得最远的那个。
册封大典当日,御花园设宴。
萧景澜身着太子礼服,神情平静,一如往常。
苏婉清站在人群中,望着他的背影,心中一片清明。
他走到她身边,低声问:“后悔嫁给我了吗?”
她挑眉:“你现在问这个?”
他轻笑:“我只是想听你亲口说一次——你是不是真的愿意站在我身边。”
她看着他,目光坚定:
“我嫁的不是一个皇子,而是一个值得托付一生的男人。”
他轻轻握住她的手:
“那我也会做一个配得上你的帝王